电热水壶

2021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物理试卷

发布时间:2022/11/22 8:48:50   

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共20分)

1.(2分)下列物质属于晶体的是(   )

A.蜡  B.海波  C.松香  D.沥青

2.(2分)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煤  B.石油  C.风能  D.天然气

3.(2分)为庆祝建党周年,师生合唱《我的祖国》,歌声响彻礼堂。“响彻礼堂”描述的是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4.(2分)将一瓶未开封的矿泉水放入冰柜中,瓶内的水在结冰的过程中,不变的是(   )

A.分子间隙  B.内能  C.质量  D.体积

5.(2分)地理的两极和地磁场的两极并不重合。世界上最早记录这一现象的人是(   )

A.沈括  B.伽利略  C.托里拆利  D.阿基米德

6.(2分)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求行车时司机和乘客系安全带。系安全带的目的是(   )

A.增大惯性  B.减小惯性  

C.利用惯性  D.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7.(2分)气凝胶是当今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这种新材料具有隔热、绝缘能力强、坚固耐用等特点。这种材料不适合制作(   )

A.用电器绝缘外壳  B.导线  

C.冰箱隔热材料  D.墙体保温板

8.(2分)小致设计了一款电动玩具警车。只闭合开关S1,警示灯L发光;只闭合开关S2,电动机工作,玩具警车运动。以下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9.(2分)华为某款手机的相机配有先进的液态镜头。液态镜头由充满液体的容器和弹性高分子膜组成。液态镜头相当于凸透镜,使物体到相机的距离无论远近,都可以变焦成像。液态镜头(   )

A.对光有会聚作用  B.能成倒立的虚像  

C.能成正立的实像  D.能成缩小的虚像

10.(2分)图甲是《墨经》中记载的古代提升重物的工具——“车梯”,图乙是其等效图。利用此“车梯”匀速提升重物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端移动的距离是物体上升距离的5倍  

B.被提升的物重是绳子拉力的4倍  

C.增大物重,所做的有用功增大  

D.增大物重,“车梯”的机械效率变高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11-20题每空、每图各1分,21-22题各7分,共50分)

11.(2分)某校举行足球比赛。在赛场上,球员用力将足球从地面踢向空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足球加速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  和内能。

12.(3分)年6月17日,神州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与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交会对接。对接后  的。航天员进驻空间站后通过  与地面指挥中心传递信息。空间站可以利用太阳能电池板获得能量,太阳能是太阳内部的氢原子核发生  (选填“裂变”或“聚变”)释放出的核能。

13.(4分)长春市桂林路美食街的某商家使用煤气灶烹饪食物,煤气灶燃烧头如图所示。使用煤气灶时,打开煤气阀门,煤气和空气在进口处混合流向燃烧头被点燃。

(1)煤气不会从进口处向空气中泄漏,是因为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  。

(2)煤气在燃烧过程中热值  。

(3)烹饪食物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食物的内能。

(4)食物香气四溢是  现象。

14.(3分)某加热器简化电路如图甲所示,其加热元件是利用新型材料制成的,它的电阻R随温度t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夜晚加热并照明。

(1)该加热器的金属外壳应与  相连,避免金属外壳带电时发生触电事故。

(2)白天和夜晚加热器的加热元件温度均为t0时,电路总功率之比为4:5,则t0=  ℃。

(3)闭合开关S,若加热元件的温度从16℃升高37℃,通过加热元件的电流变化情况是  。

15.(3分)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使一束光贴着纸板E入射到O点,观察反射光。实验中,是因为光在纸板F上发生了  反射。

(2)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记录在表格中,反射角  入射角。

(3)将纸板F按照图乙所示的方式偏折,则在纸板F上看不到反射光,说明在反射现象中  。

16.(4分)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

(1)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水的沸点是  ℃。水在沸腾过程中,虽然温度保持不变,但要用酒精灯持续加热  。

(2)水的沸腾是一种剧烈的  现象。

(3)某小组实验中发现给水加热至沸腾所用的时间较长,原因可能是  。

17.(4分)在“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的实验中:

(1)请在图甲中标出经过A点的磁感线的方向。

(2)如图乙所示,将闭合电路中的导线ab放在蹄形磁体的磁场中,导线ab左右运动时  。这一过程中,该装置将  转化为电能。这一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有  。

18.(4分)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每个钩码重相同。

(1)实验前,调节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图甲所示,在杠杆A点挂2个钩码,B点挂  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多次实验后,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

(3)小致看到爸爸利用图乙的“帮手”抬起大花盆,取出托水盘清洗。为了抬起花盆时更省力,他建议爸爸将支架向  移动一些距离。

(4)请在图乙中画出动力F的力臂l的示意图。

19.(4分)某同学为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准备了大容器、高为h的柱形金属块和高为4h的柱形小桶,小桶的底面积是金属块底面积的2倍(不计小桶的质量和厚度,桶壁刻度均匀)

(1)如图甲所示,将金属块放入小桶静止后,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

(2)如图乙所示,使小桶浸入水中的深度为h时静止,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3)如图丙所示,使小桶浸入某种液体(ρ液<ρ水)中的深度为h时静止,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F。小桶在图乙、图丙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乙、F丙,其大小关系为F乙  F丙,说明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

(4)在(3)的基础上,向小桶内缓慢加水  。小桶内水的深度为H时停止加水,调节弹簧测力计的高度,使小桶浸入液体中的深度为2h时静止(小桶未触底)

F,则H:h=  。

20.(5分)鉴定牛奶、酒的品质,农业选种时配制盐水等,都需要测量密度。为此,其示意图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定不变,电流表量程选用0~0.6A1所受压力每增加1N,阻值减小6.25Ω;压敏电阻R2所受压力每增加1N,阻值减小△R,实验中R1、R2的阻值随压力变化的规律不变。(装置中杯子质量忽略不计,ρ水=l.0g/cm3,g=10N/kg)

(1)闭合开关,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A;将杯子放在R1上,向杯子中缓慢注入重1.6N、密度为1.6g/cm3的液体,在杯子外表面标记出液面位置,此时R1的阻值为2Ω,电流表示数为0.6A。则R1不受压力时的阻值为  Ω,电源两端的电压为  V。

(2)倒出杯子中的液体,将杯子擦干放在R2上,向杯子中缓慢注入水,使水面到达标记处;如果杯子放在R2上时缓慢注入另一种液体,液面到达标记处时,电流表示数为0.5A  g/cm3。

(3)分析发现,与杯子放在R1上制作的密度计相比较,杯子放在R2上制作的密度计的优点是  。

21.(7分)某超市使用的一款售货机器人,在N的牵引力作用下,水平匀速直线运动4m所用时间为10s。求:

(1)机器人运动的速度。

(2)机器人匀速直线运动时牵引力的功率。

22.(7分)用电水壶将质量为1.25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至℃,整个过程电水壶的加热效率为84%。[水的比热容:c=4.2×J/(kg℃)]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电水壶消耗的电能。

答案

1.解:蜡、沥青,温度持续上升。而海波在熔化时,但是温度保持不变。

故选:B。

2.解:A、煤属于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B、石油属于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C、只要有空气流动,所以风能可以从自然界里源源不断的得到补充;

D、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故选:C。

3.解:“响彻礼堂”指声音很大,即描述声音响度大。

故选:B。

4.解:水在结冰的过程中,

A、分子间距离增大。故A不符合题意;

B、放出热量。故B不符合题意;

C、所含物质多少不变。故C符合题意;

D、所占空间变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解:A、北宋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记载了指南针指向“常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257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