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热水壶 >> 电热水壶发展 >> 看电视签合约,为什么有线电视喜欢跟用户签
“不管你来不来,早来、迟来,你迟早要来”,在有线电视还处于垄断的年代,不用考虑如何发展新用户,不用考虑如何保住存量用户,且不说如何用优惠的套餐吸引用户,也不考虑如何优化平台、丰富节目内容,倒是为新用户设置了高门槛,营造了一种“稀缺”的假象。
资源
自从运营商的IPTV加入电视市场的竞争以后,有线电视这种一家独大的局面被彻底打破了,电视人那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也受到了挑战。在竞争初期,有线电视根本不把对手放在眼里,由于网络带宽的原因,IPTV存在“克顿”、“马赛克”等问题,用户的收视体验的确不好,广电网络压根就没有把IPTV放在眼里,倒是在政策上找了不少问题,特别是资质上下功夫。
眼花缭乱的电视节目
随着时间的推移,运营商倒是真的把IPTV的运营资质拿到手了,这场战斗也就由“游击战”升级为“阵地战”,运营商几乎都是以省为单位,制定销售策略,有了牌照和资质,对有线电视的争夺也由“偷偷摸摸”变成了“名正言顺”。近十年的蛰伏,同时带宽的高速发展,IPTV不论在收视体验还是在内容上与有线电视几乎不相上下。
年以后全国的有线电视进入了寒冬,有线电视开始逐年流失,不论在新增还是在存量市场上,有线电视都受到了IPTV的严重威胁。
有线电视开展用户保卫战,势在必行。一方面如何保住存量用户,尽可能少流失,另一方面,如何吸引新增用户,对新增用户要采取何种措施才能留得更久。为了防止电视用户的频繁“跳槽”也是绞尽脑汁,想尽了各种办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各地广电网络公司最终还是选择了同用户签订业务协议的方式来保证确保用户的安全。
签订协议
有线电视与用户的协议是有时间限制的,而时间普遍设定为2年。为什么有线电视的业务协议会选择2年期呢,主要考虑到以下几方面原因:
1.有线电视与用户的业务协议一般是套餐使用协议,通过套餐捆绑用户效果相对好一些,在收费和内容服务上都更规范。签订2年的合约,对广电网络公司来说,这种2年的合约,其实保住了用户却没赚多少钱。因为这种模式,通过预交2年的费用保证用户2年内不离网,如果用户一定要提前离网,由于用户违约在先,那么用户在有线电视账户里的余额也是不予退还的,所以很少用户提前离网。
2.从用户的角度来看,2年的业务合约,不长不短,是普遍愿意接受的,同时这种2年套餐协议,广电网络公司一般还是做了一些让利的,例如,很多广电网络公司为了吸引用户预缴2年的收视费,一般会免费赠送机顶盒、路由器等设备,这些设备的采购成本一般也在元左右,所有优惠的套餐价格加上免费的设备,广电网络公司真是赚了吆喝不赚钱,用户也赚到了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宜。
优惠的消费心理
3.从消费心理学角度分析,用户预缴2年的套餐费在元至元不等,按照目前的社平工资来看,大概花半个月的工资就能购买2年的有线电视收视服务,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可以接受的,如果再多交一年的费用,很多用户会果断拒绝的。
因此,有线电视通常通过2年的套餐业务使用协议来确保用户不在短期内流失,是通行的、也是效果较为显著的方式。大家如果有用过有线电视,是否还记得也签订过2年的业务协议呢?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