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水壶

抗疫日记微笑隔离二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2/11/9 22:17:36   

抗疫日记|微笑“隔离二”的故事

记录人:医院心血管呼吸内科副主任罗玲记录时间:2月28日

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记者王小生

接到晚上入驻病房接班的消息后,考虑到自己是党员,又是组长,我没有犹豫,第一个走进了病房,医院感染科的潘静副主任医师一起做交接班。我们接管的隔离二病区就是潘医生以前所工作的科室,她向我介绍,工作这个楼三层,我们在第二层,楼是当年SARS时新建的,所以,总体硬件条件还是达标的,只需要做一些细微的改动就更好了。

潘医生是感染科医生,主要负责治疗肝病,很能干,医院在特殊时期的一些工作模式,工作方式等,然后我和她一起探讨了查房方式,接诊患者流程,高效管理病房及排班方式等,整个沟通交流下来,突然觉得紧张和焦虑消失了,很欣慰能和这样一位能干的医生共事。事实上,在今后的工作中,潘静医生非常出色,医疗上有责任心。重庆孝感两地医生都尽心尽力地工作,发现工作中的一些不完美,讨论后,我们常常是一拍即合,说改就改,说做就做。例如每天查房,30多名患者。两个医生不可能记住患者所有情况,怎么办呢,于是我、陈月医生和潘静医生讨论后就决定制作一张查房专用表,里面记录患者重要的检查结果,检验结果等,便于查房与患者沟通。

另一位协助我们工作的是来自口腔科的杨琴医生,个子高高的,眼睛特别美,虽然专业不对口也拉来顶班,但一句怨言也没有,做事情也特别认真,我下第一个夜班,医院的陈月医生上白班,她们当天就把所有的接班记录都写完了,也没说过累。我和她一起进入隔离病房查房,她也从未打过退堂鼓。杨医生还非常关心我们重庆过来的医护人员,医院吃完中餐,她递给我了一包中药,说,喝了吧,可以增加抵抗力,我才用电热水壶暖热的,感动……

另外一位共事的汤敏护士长,一定要点赞。

医院泌尿科工作,医院护理部,工作特别务实、低调。同时她还像一个大姐姐,温暖整个家。汤敏护士长建了一个群,取名微笑(隔离二),多么阳光和温暖,让医疗队绷紧的神经一下松了下来,焦虑和紧张也慢慢减少了,医护人员都以微笑的心态去面对每一天,面对每一个被疾病困扰的患者。元宵节的时候,汤敏护士长在值班室亲自为大家煮了汤圆,身处异乡,也能感到家的温暖。会议室,有护士长为大家准备的零食和方便面,方便饿了的同事随时“加餐”。

记的在练习穿脱防护服时,我们护士妹妹们告诉我,戴了三层手套,血管都摸不清楚了,可能打针都困难,进入病房后我发现护士妹妹们工作好认真,手还是那么巧,经常还是一阵见血,患者都夸她们。但刚进病房没几天,一名护士在做完工作后感觉到一个手指间隐隐的作痛,脱了防护服和手套后发现手指受伤了,针刺伤。汤敏护士长了解这个情况后,立即按照职业暴露进行处理,还专门把结果告知我们,所以我们隔离二病区的感控要求的更为严格,以便最大限度减少暴露风险。

我与汤敏护士长沟通反应问题,总是高效的解决,比如病房与办公区的门,有缝,密闭得不好,护士长找人用泡沫胶堵上,缓冲区的门总是虚着,关不好,总是一边提醒大家注意随手关门,一边想办法把门固定好。清洁区到半污染区有六道门,四个不同的区域,这些门有时没关好,灯时常不亮,上午向护士长反应,下午就解决了。洗澡的地方水不够热,反应了也是立即派人来检查修理。有时候我觉得自己特别幸运,和这么能干的护士长一起工作,有时候忍不住说:“护士长,你太好了,总是为我们着想,什么事情都解决得这么高效!”

慢慢地,大家关系越来越融洽。护士长说,她以医院工作,特别医院工作的难处,所以不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的,一定要想办法把我们的问题优先解决。是啊,有了这样一个善解人意的护士长,大家工作虽然辛苦,但是心里是温暖的。慢慢的,不少医生和护士忍不住告诉我,我们的病区,医护人员来自不同的地区,医院,但在一起工作却是无比和谐。

医院还有两名护士和我们一起工作,她们是王丽和罗莹,都非常健谈,有时值班碰面的时候会聊聊天,这也很好地帮助我们了解了当地的情况。她们告诉我,孝感和武汉很近,互动很多,比如去武汉吃饭聚餐、开同学会,开生日聚会,走亲戚什么的,两地互动特别频繁。旁边另医院工作的护士了解后,总结道:哦,原来就像重庆主城和綦江的关系。因为离得近,互动多,所以武汉封城后孝感也很快做出响应,封城了。因为前期交流互动多,患者也增加明显。

都说纸短情长,微笑“隔离二”的这些人和事,竟能絮絮叨叨中写了这么多。今天看见汤敏护士长发了一个她自己制作的小视频,看着视频中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点点滴滴,更觉温暖。想来,除了我们逆行而上迎战疫情外,人心间的理解和呵护,也是我们彼此更加珍惜这段经历的原因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241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