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水壶

用逆行的最美背影,铸就抗疫的中流砥柱武

发布时间:2022/12/27 15:32:40   

年春节前夕,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无情的病毒冲散了年味,人们的生活被迫按下了“暂停键”。

“战时”状态的武汉,居民们“宅”在家,昔日繁华的城市空旷而宁静。而与病毒作殊死搏斗的“逆行者”们,每天与时间赛跑,以最大的勇气和努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在抗疫“前线”,有这样一支精锐队伍,他们是硚口区城市管理执法大队。疫情之下,队员们迅速转换身份,搭建“医院”、改造隔离点、病患转运、奔赴机场卸运医疗物资、消杀防疫、搬运移动公厕……都出现了他们奋勇拼搏的身影。

1月27日上午,硚口区召开城市管理(交通运输)系统疫情防控工作紧急部署会,硚口城管执法大队迅速投入惊心动魄的抗疫战斗中,24小时待命,衣不卸甲、闻令即动、冲锋在前。

建设“医院”的突击队

自2月以来,新冠肺炎防疫阻击战进入关键时期。硚口城管执法大队接到一项重要而艰巨的突击任务——搭建“医院”,收治更多的新冠肺炎轻症患者。

2月3日,执法大队驰援武展搭建武汉首座“医院”。赵飞大队长第一时间调集队伍,队员和协管员们纷纷主动请缨,希望参加此次突击战。不当班的队员们得知消息后,也积极请战。

晚7时30分,40名执法队员,在赵飞大队长带领下,在武展集结完毕。

直属一中队及各协作区队员们通宵作战,有的卸载床架和床柜,有的分组拆箱、拼接、铆紧、床铺摆位。

突击队员们披星戴月连续奋战12个小时,口罩透湿,换了又换。拼卸装载过程中磨破了皮,手上打了血泡。但没有人喊苦喊累,一鼓作气拼装了张高低床和张单人床,卸载了10余车数吨物资及装备,一夜搭建一座“医院”,顺利完成任务。

当武展“医院”的搭建初战告捷,2月10日上午,执法大队大队部与直属一中队组成的10人突击队,又赶赴江汉大学搭建临时帐篷。

突击队分两组出发,大队长赵飞带领直一队员前往区人武部领取帐篷等筹建物资。大队党总支书记张琼、督察科科长杨敏、直一张涛队长前往江汉大学,探勘现场。

两支队伍在江汉大学汇合后,突击队员们迅速搭建临时帐篷。经过两个小时的不间断奋战,江汉大学“医院”保障人员的休息帐篷搭建完毕。

“医院”的神速搭建,见证了“城管速度”。执法大队这支精锐队伍,召必来、战必胜。

社区禁足排查的坚守者

为了筑牢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硚口城管执法大队的执法队员进社区,主动作为、勇于担当,落实好宣传、摸排、管控、帮扶等各项任务。

2月17日,硚口城管按照市防疫指挥部“三天集中拉网清底大排查行动”的部署,组织全区20余名执法中队近余名执法队员,换披白色“战袍”,“逆行”社区小巷,与各街办、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一道,爬楼登门,展开对“四种人”的排查。

连日来,执法队员手拿小喇叭、发放宣传单页、耐心劝说……运用连续递进式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群众90人次,劝阻35人次非必要外出。

下沉干部包楼包人,对6个结对社区近名重点社区居民进行电话回访,全面排查发热病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随着疫情防控的深入,社区24小时封闭管理,仅留一个出入口严格管控。执法队员配合社区发放居民出入证张,检查进出车辆69台,为名进出群众测量体温,督促群众佩戴口罩9人次,发放口罩12个。

“武汉首届十佳城管队员”、六角亭城管执法中队队长吴智丹,作为街道防疫工作的一线骨干,也为了家人的安全,他主动处于“工作隔离”状态,每天不回家,与妻子、一双儿女通话报平安。

2月14日,吴智丹做好防护,开着街道临时改装的防疫消毒车,走街串巷执行消杀任务。工作结束后,吴智丹赶紧去蛋糕店买了个生日蛋糕。原来,情人节这天正是他宝贝儿子淘淘3岁生日。晚上,他没有进家门,把蛋糕摆在门外,和妻儿简单说了两句话,便抹泪转身离开。

执法队员们舍小家为大家,走街入户,用一身“城管蓝”,守住硚口居民的防疫安全网。

迎接援汉“天使”的服务生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上下共克时艰,打赢防疫阻击战,从各地赶来支援湖北的医疗队陆续抵达武汉天河机场。

为了让外省医疗队的医护人员尽早入住酒店,养精蓄锐,投入抗疫斗争中。2月13日晚,执法大队直属一中队15名队员,赶往天河机场,将医疗物资搬起、装车、摆放,化身为迎接外省医疗队的贴心“服务生”。

面对无法用皮带机运送的小型厢式货车,他们手搬肩扛,车上车下配合默契,互相鼓劲加油。

“轻点……这里……当心!”

他们小心翼翼地轻拿轻放,避免损坏医护人员行李和医疗物品,流水线式的高强度工作,为的是医护人员早点休息,更好投入一线救治工作之中。

趁着拖车轮换的间隙,队员在一旁吃泡面充饥。57岁的熊建明跟刚刚让他休息的同事打趣道:“你莫看我年纪比你们大,做事我不比哪个差。”

凌晨1点半,最后一批完成任务的队员们拖着疲惫的身体返程,当他们看到机场旋转广告屏上打出“万众一心”四个大字,自豪感涌上心头。火红的“万众一心”映入眼帘,张涛队长说:“很有纪念意义啊!”

他们荧光闪闪的绿色背影,为暗流的初春增添一丝春意、注入一股力量。

引导患者入舱的接待员

武汉防疫阻击战打响以来,硚口城管执法大队的队员们迅速转换角色,最艰苦、最危险的地方,都有他们冲锋的身影。

2月12日,接到区防疫指挥部命令,执法大队前往国博“医院”,承担硚口辖区内10个留观点和11个街道确诊轻症患者转运收治工作任务。

赵飞大队长亲自带队,与大队带班干部熊明章、杨敏,三协队长王东平,二协队员李汉成,及二协、三协协管员组成30人的驰援队赶到现场。

他们迅速穿好防护服、戴好护目镜和手套。大家穿防护服时,赵飞队长不断强调穿戴整齐后,一定要相互检查,做好防护。他告诉自己:“作为队长,保护好并肩作战的战友是我的责任。”

做好防护后,队员们现场查看路线。国博中心入口离“医院”入口较远,大家商议后决定,分成信息核实组、交通指引组、秩序维护组等三组开展转运收治工作。

在分配任务时,赵飞大队长把近距离接触患者的岗位留给了自己。

当载满医院入口处时,他第一个冲上前引导患者排队。由于车辆排队等待时间较长,他带头上前耐心解释,安抚患者情绪。工作间隙,他经常给其他两组的队员打电话,关心他们的情况。

从上午9时到晚上12时,为了确保转运收治工作高效有序的开展,他不喝水、不吃饭,避免脱下防护服,直到最后医院,他才带领队员们安心离开。

晚上11时,最后一车病人陆续登记入院。这一天里,驰援队员们接待转运病人23台车共人。

2月13日,执法大队大队长赵飞、总支书记张琼再次带领15名突击队员,奔赴塔子湖“医院”,转运确诊患者。通过实地摸排、确定最优路线,突击队员们分批次转送、疏导共余名辖区确诊轻症患者入舱。

争着抢着干最苦最累最有风险的工作,是这场战斗中硚口城管执法大队的队员们纷纷展现出的大无畏精神。

主动请缨的志愿者

随着被誉为“生命之舱”的“医院”如雨后春笋在武汉三镇抓紧建设及投入使用,让更多的新冠肺炎感染者及家人看到了希望。

2月18日晚,对搭建“医院”已经颇有经验的硚口城管执法大队直属一中队又接到新任务,配医院建渣和装修垃圾,医院新大楼能在2月20日投入使用,接诊新冠肺炎患者。

直属一中队队长张涛连夜联系渣土车、铲车,机械设备调配到位后,清理工作有序展开。经过3个小时的连续奋战,清理建渣及弃料共7车,约m。

在运送建渣过程中,细心的张涛队长发现,医院的后勤力量有限,医护人员都上阵搬运病床和柜子。他立即在中队群中发消息,号召队员们一起来助力白衣天使。

号召发出后,中队员们纷纷响应:刚完成“医院”、隔离点医疗和生活垃圾收运转运工作的中队员脱下防护服,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当天值夜班的徐敏、桂毅、张昌友早早赶来医院;协管医院感染科上班的妻子,驱车赶到……

执法队员们的“志愿者”行为,让医护人员们感动。队员们齐心协力卸载完医疗物资,并将床板、医院楼上。

经过4个多小时连续战斗,至晚9点,卸载搬运大型铁柜89个,床架床板两大卡车。

此时,执法队员们换下透湿的口罩,擦去额头的汗水,满心喜悦:“为逆行同战的热血儿女们助力,义不容辞!”

一专多能的逆行人

深入抗疫一线的硚口城管执法队员们,勇于挑战新任务,快速适应、探索前行,展现出队员们无限的潜能和必胜的信念。

直属一中队执法队员何大胜,作为一名党龄近20年的老党员,他在完成武展“医院”搭建、江汉大学搭建帐篷、天河机场转运医疗物资、运送生活保障物资至隔离酒店等多项突击任务后,2月11日起,他又主动请缨,报名参加了一项新的防疫突击任务——收运辖区20个“医院”、隔离点的医疗垃圾及生活垃圾。

在疫情爆发之前,武汉的医疗垃圾由环保专业人员处理。但是现在有成千上万的病人接受治疗,每天都有大量的医疗废物,因此硚口城管成立特别工作组来收运医疗垃圾。

这是一份需要极大勇气与细心的工作,何大胜下定决心“背水一战”。在获得妻子的支持后,他们把孩子送到亲戚家,妻子选择留在家中做后勤保障,让何大胜安心在一线工作。

安顿好家人后,何大胜开始日复一日地与病毒打交道。因为医疗垃圾的特殊性,突击队必须高效处理,以避免二次污染,工作强度可想而知。三个星期以来,何大胜带领团队8人,每天从早上7点奋战到晚上6点,收运桶左右垃圾。

我们的执法队员,完成任务之余,还充当了“心理医生”的角色。

2月7日,执法大队两名党员干部马向春、李辉主动请缨,奔赴硚口战友宾馆隔离点,开展宾馆改建工作及隔离患者收治工作。12天的时间里,他们没有一个人离开,全心全意投入到照顾38名隔离患者的工作当中。

常常说:“哪里需要我,我就在哪里!”的马向春,奋战在辖区集中隔离点。他在改建工农路战友宾馆过程中,细致体贴:为每层楼配置开水器、微波炉,给每一个房间添置热水壶、电热油汀。

汉正中队80后队员李辉,在防疫工作最关键时刻,主动请战,投身辖区集中隔离点防疫一线,做好隔离点内部的管理工作。每天除了检查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的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以外,做得最多的就是与隔离点的患者沟通交流,安抚他们的情绪,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其中一位隔离患者的丈夫在她住进隔离点的五天前,因为新冠肺炎去世了,她的孩子也已被确诊,医院接受治疗。这名患者非常悲观,每天都害怕自己的身体无法承受病痛的折磨,最后留下她孩子成了孤儿。李辉每天都会关心该患者和她孩子的身体状态,鼓励她一定要有信心战胜病魔。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

一件件接踵而来的任务、排满的时间表,让身穿城管蓝铠甲的硚口城管人历练成为战士,提起担当与勇气的利剑,奋不顾身的冲向一个又一个战场,成为一支决战决胜的力量。

无数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硚口城管人,冲锋向前,使命必达。

他们的背影,诠释了无名英雄最美的模样。

来源:硚口城管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286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