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热水壶 >> 电热水壶发展 >>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人民资讯
「本文来源:南方日报」
再过20来天,廉江市恒达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林武,就能和同事稍微卸下肩上的担子了。如果一切顺利,8月底,他们承建的廉江市扶贫产业园改扩建工程将完工。不久后,这座占地面积亩的园区,将为更多企业提供一处高标准、设施完善的稳定入驻地。
“创造税收、创造就业岗位、带动周边产业发展这些先不算,光租金就能创造一年近千万元收入。”林武掰着手指头算了几遍,确认“一年差不多万元,没错”。
距玉湛高速石岭出口约10分钟车程,位于旧国道旁的廉江市扶贫产业园在年建立。该产业园目前已进驻4家企业,提供了近个就业岗位;改扩建完成后可再吸纳至少7家规上企业入驻,提供约个就业岗位,预计园区年总产值近10亿元。
近年来,廉江市委、市政府积极统筹整合资金,先后投入近2.8亿元(含专项债券资金0万元、廉江市产业扶贫资金2.4亿元),用于扶贫产业园建设,及产业园周边的石岭镇秋风江村委会、合江村委会建设,涉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饮水安全提升、绿美红色乡村建设等诸多内容。
随着企业纷纷入驻、周边农村环境变靓,产业兴旺、农民增收的新发展格局雏形已成。
●南方日报记者李廷睿
集中财力建园区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
年9月,经廉江市委、市政府批准,廉江市扶贫产业园组建。该产业园位于廉江经济开发区佛山顺德(廉江)产业园石岭沙塘产业集聚地内,原有七座厂房、两栋宿舍楼、一座饭堂、一座办公楼,设施普遍老旧且空间利用率不高。
为加快推进扶贫产业园建设,年4月2日,廉江市委书记林海武率队到扶贫产业园调研,强调要重点抓好产业园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争创省级扶贫产业示范园;要抓好产业园的厂房扩建,增加标准厂房5万平方米以上;要带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出台“以奖代补”奖励政策,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促使更多扶贫对象进园务工,增加收入、脱贫致富。
“产业振兴才有乡村振兴,产业基础设施落后,大大降低了扶贫产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抗风险的能力,让产业扶贫陷入‘靠天吃饭’的困境。”林武认为,通过工业园的理念建扶贫产业园,才可以为产业扶贫项目的“旱涝保收”提供重要保障,形成真正的“大扶贫”格局,进而带动有劳动能力的困难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激发乡村内生动力。
据湛江廉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调查,在中小企业的创业初期,资金是制约其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何利用好有限的资金,集中研发产品与拓展市场,是中小企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租赁工业园区厂房,将成为打破中小企业资金瓶颈的重要途径。”林武在湛江廉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多年,对企业发展困难体会颇深。他介绍,从目前和拟上创业板的公司来看,其中很大一部分企业都是通过租赁园区厂房进行生产经营的。廉江市扶贫产业园改扩建完成后,可再吸纳7家规模以上企业入驻,能够帮助初创企业减少前期投入,并通过对入驻企业给予更加优惠的扶持政策,实现快速落地投产。
在林武看来,产业园的建设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一支重要力量,在推动地方经济增长、促进市场繁荣、满足社会需求、缓解就业压力、保障民生、保持社会稳定、优化产业分工、推动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改建扩建完成后,园区至少还可以为周边村民提供个工作岗位。”林武介绍,廉江市扶贫产业园项目的建设,可以直接带动电力、机械、运输等多行业发展;可直接增加多个就业岗位,促进社会安定;同时项目的实施可为国家和地方增加可观的财税收入,增强地方财政实力,实现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吸引产业回流就业村民人均月收入元
从石岭镇合江村委会旁的厂房搬到廉江市扶贫产业园,崔妃导终于有了集中在一层的贯通式生产车间,这让他的公司生产线效率提升了不少。8月2日下午4时许,廉江正美电器有限公司厂房内,几台大电风扇马力全开,对着生产线上的工人吹风散热。半自动化冲压机械旁,工人操作娴熟,眨眼之间,一个个圆润光亮的电热水壶主体整齐排列,准备进入下一个组装焊接工序。
“原来我在中山市开厂,年迁回廉江市,在合江村委会旁边租了间厂房。那间厂房有0多平方米,但分成了两层,想要搬运、调件很不方便。”崔妃导是湛江市徐闻县人,妻子则是廉江市石岭镇人。7年前,因为看好廉江家电产业前景,加上离家乡更近,他便把生产线从中山市迁到了廉江。
年,廉江市扶贫产业园成立。利用原有的旧厂房场地,园区改建扩建了一批厂房。得知消息后,崔妃导在园区内租下一间5平方米的贯通式厂房。“厂房利用率一下子就提升起来了,现在生产效率也提高了不少。”崔妃导笑着说,搬入扶贫产业园后,他的公司年销售额很快突破万元大关,聘请的工人也增加了近人。工人的薪酬以计件为主,销售量上去了,工资也水涨船高,平均每人每月收入元左右。
“我们公司的工人基本都是廉江本地村民,有一些是原来的贫困户,现在都已经脱贫了。”崔妃导说,廉江生产家电的工人群体大,在岗稳定性高、上手速度快,这让他觉得当初入驻扶贫产业园的决定“太对了”。
崔妃导3年前租下厂房时的租金是每平方米6元。“来得早有优惠,再加上我租的厂房以钢结构为主体,所以要便宜些。”崔妃导指着他的厂房前50米已基本完工的一栋混凝土结构厂房说,新建的厂房隔热效果、基础设施更好,他正盘算着等再在这栋厂房里租下一层,扩大生产规模。
“新建的混凝土结构厂房租金要贵点,整栋租每平方米7.5元,单层租可能更高。但在整个廉江甚至湛江来说,都算是良心价了。”崔妃导嘴角带着笑意,满脸自豪地说起廉江家电产业发展的前景:“原来我在中山开厂,同行一提起廉江家电制造,不自觉就会把它和低端划等号。这几年廉江对家电制造的重视和扶持力度越来越大,廉江家电的质量和口碑都稳步提升,很多名牌大厂,像荣事达、奥克斯、新飞等都和廉江家电企业开展了合作。”崔妃导笑说,外界大牌的认可,是对“廉江制造”品牌力的最直观反馈,他对自己在廉江的发展充满信心。
吸纳邻省资源助力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
与崔妃导的电器厂相隔约米,两间同等规模、同等结构的厂房在星期一的下午忙碌运转。厂房内堆满木板,阵阵木头香气飘散,几名光着上身的工人忙着拆件、组装、加工,豆大汗水从他们坚实的胸脯和后背上流下。
这家几乎与崔妃导同时入驻廉江市扶贫产业园的家具厂老板是广西人,因此有不少广西人在厂里打工。
“我们的生产、销售和物流体系在不同的地方。廉江这里负责生产成品,广西博白那边的团队负责营销和售后,物流发货的地点则在佛山顺德。”办公室文员胡冰冰介绍,这家家具厂主要生产餐桌椅、电视柜等家具,在线上销售。“我们在淘宝、京东都有店,这两年的销售情况非常不错。”胡冰冰笑着拿出手机,打开京东APP的界面搜索店名,“条件反射”式介绍起公司的产品。
扶贫产业园建立前,加在石岭镇的这个年轻姑娘没有稳定工作。“想要离家近一点,工资待遇好一点的工作,以前真是不好找。”胡冰冰说,现在骑电动自行车只要10分钟左右就能到达扶贫产业园。年产业园建立后,企业纷纷入驻,这让她很快找到这份心仪的工作,每月稳定收入元。“按照廉江这边的生活水平,收入还算不错。”胡冰冰笑着说。
话语刚落,天空下起大雨。一辆箱体式大卡车停到了厂房门口,打开车尾门等待装货。“我们有30多个人在这里工作,干家具这行很多年了。”来自广西的工人覃洪江一边麻利动手和同伴配合,把一件件家具装上车,一边不时抹一把脸上、脖子上的汗水,笑着说早已经把自己当成半个廉江人了。
今年1月27日,廉江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召开,围绕打造产业兴盛新廉江,明确提出要以集群式发展为重要突破口,突出延链补链强链,力争打造五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
这五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当中,就包括“以廉江小家电为依托,打造亿级家电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和“以家具、门业、水泥、石材等为依托,打造亿级家居建材产业集群”。在入驻廉江市扶贫产业园的企业家看来,整合资金集中力量办重点项目,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强劲“加速推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