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热水壶 >> 电热水壶优势 >> 横评酒店烧水壶不卫生,极度烧水杯值不值
·
一、烧水杯是刚需还是噱头
▼酒店烧水壶不卫生,极度!
先给大家讲个刚发生“恐怖”故事,就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山东青岛一男子入住的五星级酒店中,竟然在烧水壶中发现了卫生巾,旁边的垃圾桶里甚至还有包装袋。
其实这么离奇的惊悚电影,可能已经屡见不鲜了。很多素质堪忧的住客,会用酒店的热水壶对自己的袜子和内裤进行“高温快速消毒”。反正我是觉得在外喝个热水实在太难了,得亏我还刚去了北京环球度假村,想想就后背一身冷汗。
▼烧水杯乃保温杯Plus版
最近温度骤降,最离不开的就是保温杯,上班带着,出差更离不了。
既然保温杯不可少,那么可以烧开热水的保温杯,也就是烧水杯,岂不是更实用?
▼烧水杯控温精准又安全
烧水杯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其实就是一个超级迷你版的电热水壶,只不过把发热管缩小到杯子里罢了。再把热效更强的加热膜和NTC控温芯片组合在一起,烧水杯完全可以做到加热更快、控温更准。
安全方面就更不用担心了,自动泄压阀口、NTC控温芯片,甚至连海拔探测自动调节沸点的安全功能,厂家都贴心的配备齐全了。在这个技术过剩的年代,缺的真是产品用不用心。
·
二、一次完全自购的横评
既然发现了这种神奇的小电器,我想帮助大家了解如何选购一款适合自己的烧水杯,这也就成为了本次横评的初衷了,敲黑板啦~
幸运的是,烧水杯的价格普遍集中在两百左右,于是我便第一时间下单了4款烧水杯。这四款烧水杯都是主流的品牌,分别是:摩飞、东菱、Bruno、大宇。以身试坑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烧水杯值不值得买?哪款更好?
这次横评的内容逻辑,分别是外观对比、细节对比、重量对比,还有最为核心的烧水对比、温度对比、保温对比等等。那么话不多说,游戏正式开始,GameStart!
▼参数横向对比表
·
三、开箱对比
收到货第一时间就是开箱啦,先来看看四款烧水杯长啥样,里面都有什么配件吧。
▼摩飞烧水杯
摩飞烧水杯的标配有烧水杯主机、电源线、绒布收纳袋,我买的这款是宝石蓝的配色,受众偏男性。
▼先放出本次烧水加热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格,数据来源见下面的具体测试过程。
打开杯盖,可以看到它的内胆采用了+混合材质,杯底看到的小圆片就是NTC温控模块。
▼东菱轻量烧水杯
东菱轻量烧水杯除了烧水杯主机外,同样标配了电源线和绒布收纳袋。
我买的这款配色叫做晨曦黄,淡黄色的烧水杯看着挺温馨舒适的。
打开杯盖,东菱的内胆采用了%纯的材质,耐用度和抗菌性都有不错的表现。杯盖配置了透气膜和泄压阀口,可以实现关盖安全烧水的场景。家里有小孩就不用担心是谁时候不小心碰倒导致的烫伤。
另外,东菱配备了一个黑科技是其他三款所没有的,那就是智能探测芯片。那么它有啥用呢?大家都知道水的沸点跟气压有关,平原地区℃就沸腾了,但是西藏等高海拔地区可能90多度就沸腾了,此时即使有NTC温控芯片也无法检测沸腾状态,需要开盖盯着,然后手动关闭电源。
如果有这颗智能探测芯片的话,会通过检测不同的环境气压,进而自动识别海拔高度,然后再自动设置对应的沸水沸点,从而避免特殊地区长时间沸腾产生的大量蒸汽压力,可以说是全天候全地区的安全保障了。
▼Bruno烧水杯
如果说摩飞和东菱跟普通保温杯差不多的话,那么从Bruno烧水杯开始,可能就不太像传统的保温杯了。打开包装箱,里面同样有烧水杯主机、电源线、绒布收纳袋的祖传三件套。
Bruno烧水杯的整体造型更像一个小奶瓶,我这款是云雾灰。操控面板就是下面的小点,红灯95℃/橙灯40℃,但是无法把水℃烧开,这有点小尴尬。
打开杯盖,Bruno烧水杯内胆采用了跟东菱一样的纯材质。因为整机采用了上瘦的收缩设计,所以杯口会小一些。杯盖还是烧水杯的标准配置,透气膜和泄压阀口一个都没少。
▼大宇烧水壶
最后就是来自大宇的烧水壶。它跟前三款便携式烧水杯不同,更像是居家旅行替代家用烧水壶的便携形态。打开包装依然是熟悉的三件套:烧水壶主机、电源线、绒布收纳袋。
我买的这款是茶奶白配色。正面是带屏幕的完整控制面板,可以设置40℃~℃的任意烧水档位。背部的提手设计很特别,既方便拿放,又可以作为电源口的保护罩。
打开杯盖,发现内胆采用的材质是非的。不过卡扣式的密封方式,估计密封盒保温性能一般,所以烧水时尽量保持主机平稳。
·
四、烧水的加热性能测试
▼先放出本次烧水加热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格,数据来源见下面的具体测试过程。
既然是烧水杯,那么最核心的还是烧水性能,当然也离不开最基础的保温性能。这个章节将对四款烧水杯的核心性能,进行完整测试和客观的数据记录。
为了减少差异化造成的影响,我将四款烧水杯的烧水水量统一设置到了ml,然后将相同容量的水分别倒进了四款烧水杯中。
紧接着我把四款烧水杯的加热模式同时设置在了℃沸水模式。整个烧水过程里,大宇以5分4秒率先完成,东菱以6分15秒的成绩位居第二,第三名是Bruno的6分50秒,摩飞以7分34秒垫底。
烧水环节结束后,我紧接着用热成像仪测试了一下四款烧水杯的外表面发热情况。可以发现大宇的表面温度达到了46.1℃,是四款里最高的,其次是Bruno和摩飞,东菱的外表面温度最低,表现最好。
既然是烧水杯,那么理想状态下烧开的水温应该在℃,考虑到测试的误差,四款烧水杯的实际沸水温度依次为:东菱96.6℃、摩飞94.6℃、Bruno91.5℃、大宇88.5℃。东菱再次胜出,大宇因为保温性能弱,所以连90℃都不到。
·
五、热水的保温性能测试
加热性能的测试至此告一段落,接下来就是保温测试了。整个保温测试大概耗费了8个小时,测试的仪器除了用液温计外,还用上了更专业的热成像仪。按照惯例,首先还是先放出测试记录的数据表格,具体测试过程见下文。
因为刚才测试烧水功能消耗掉了部分水温,于是在开始正式的保温性能测试之前,我又重新将四款烧水杯加热到了℃。保温测试也将从此正式开始,ReadyGO!
▼保温测试开始16:41
四款烧水杯都重新加热到了各自的沸水状态
用热成像仪一看,发现大宇的外表面温度最高,这也间接代表了它的保温性能不佳,在后期的保温测试中可能会翻车。
▼保温测试后的一小时16:41→17:40
一小时后,用液温计分别测量四款烧水杯中热水的温度,分别是:摩飞78.4℃、东菱77.8℃、Bruno73.4℃、大宇66.8℃。
观测热成像图,基本与液温计的测试结果相同,大宇的保温性能差在水温方面得到了体现。
▼保温测试后的三小时16:41→17:40→19:43
保温性能在三小时后,体现出的差异就变得越来越明显了
照样还是先用热成像仪测一下,在杯盖关闭的情况下,大宇已经几乎凉了,摩飞情况也不乐观,只有东菱和Bruno还一直在坚挺。
接下来得打开杯盖,看看四款烧水杯里的水温分别是多少
打开杯盖的热成像果然不出所料,最高温度为东菱的55.1℃、其次是Bruno的53.8℃、接下来是摩飞的45.6℃、最后是大宇的38.7℃。
▼保温测试后的五小时16:41→17:40→19:43→21:51
五个小时基本快到了最佳保温性能的临界点了
热成像仪扫了一下,看出跟刚才的测温结果区别不是很大,除了大宇其他三款烧水杯的水温还算理想。
紧接着打开杯盖用热成像精准测温一下,四款烧水杯的水温数据分别是:摩飞37.6℃、东菱44.7℃、Bruno44.8℃、大宇28.4℃。
▼保温测试后的十一个小时16:41→17:40→19:43→21:51→03:35
其实五小时的测温测试已经结束了,不过我个人比较好奇在更长时间后,四款烧水杯的保温性能如何,于是进行了第十一个小时的测温测试。
在杯盖关闭的情况下,发现大宇已经彻底凉了,只有摩飞、东菱、Bruno还健在
打开杯盖测一下四款烧水杯中的水温,分别是:摩飞30.3℃、东菱31.2℃、Bruno32.1℃、大宇22.8℃。
·
六、便携性对比
这里将从体积、重量、手握持、装包包、车载几个方面,看看这四款烧水杯哪款更加便携,可以作为EveryDayCarry的新成员。
▼体积对比
四款烧水杯的外形各不相同,但基本都保持传统保温杯的造型。
摩飞、东菱、Bruno的便携性与传统保温杯无异,大宇的体积则大了很多,相比之下很是尴尬。
▼重量对比
四款烧水杯的重量从轻到重依次是:东菱.9克、Bruno.7克、摩飞.6克、大宇.2克。这四款烧水杯里,东菱克的重量是最轻的,出门喜欢轻装上阵的我,会倾向于东菱多一点。
了解完四款烧水杯的外形尺寸和重量后,来看看它们的实际日常使用是怎样的体验吧
▼喝水对比
个人觉得摩飞和东菱喝起水来比较舒服,只不过摩飞的重量有点压手,杯身比较宽,女生不怎么好握;其次是杯口较小的Bruno,更适合女生或小孩使用;最后体积和杯口都超级大的大宇,直接喝水的体验较差,适合倒在杯子里喝。
▼握持对比
四款烧水杯中,东菱和Bruno凭借较瘦的杯身,就连女生都可以一手轻松握持;摩飞的重量和杯身直径稍微大些,更适合男生使用,女生的话可能有点不便;大宇的握持手感最一般,很难单手长时间握持。
四款烧水杯背面的握持对比
▼装包包对比
烧水杯如同保温杯,平时外出携带时都要放在包包里的。
四款烧水杯在装包包时,东菱和Bruno可以轻松的放在小背包里,摩飞问题也不大,只不过有些沉而已,大宇明显不适合放在包包里,可能外出旅行放在行李箱里更适合些。
我们平时经常会在车里放一个保温杯,所以烧水杯在车里的摆放收纳的场景,也是很多人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2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