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热水壶 >> 电热水壶优势 >> 我的记疫24小时待命,维保上海国家会
工人在进行水管施工。本文图片均为中建三局一公司图52岁的龙建忠是武汉人,医院建设。近期,他参与建设了上海医院,并驻守进行维保工作,每日穿着防护服进出方舱,和工友们一起解决断电停水、管道堵塞等问题。
隔离病床床头的插座以下是他的讲述:我是中建三局的老员工,做了30多年给排水。医院交付投用后,我和部分工友留下来进行维保,停水断电就去维修。
医院的洗脸池我们每天都要进方舱,一般一次不超过4个小时。因为管理很严格,不能用手机,不能上厕所,正常情况下坚持4小时肯定要出来了。早中晚都要进去,任务干得差不多可以提前出来。大大小小的问题,一天总归能碰到三四次,基本能应付得过来。
工人在进行电力施工比如每个病床床头都有插座,有时候突然断电,一停就是一排。倒也不是大问题,一条线路只考虑手机充电没问题,但如果有好几个人用电热水壶,功率过高就会跳闸。还有一次,医院有个CT机要连接,需要暂时断电,患者可能不清楚原因,其实只停了一小会儿,连好就送电了。
管道施工也有时候洗脸池的下水管脱落了、堵塞了,可能是因为有些剩饭剩菜或者洗漱之后扔掉的包装纸,还算好疏通,哪里堵了工人能很快解决。前端问题好解决,但后端就很难处理。有人投诉卫生间堵塞,主要是大量纸巾导致设备卡住了。厕所排水有切割系统,正常纸片是可以分解排走的,但很多人扔湿巾,那种属于韧性很好的纤维,不易切割就卡住了。这个情况还蛮普遍的,很难修,虽然出现问题肯定就有人来修,但故障率还是很高。
三号馆外有个停车场,搭建了集装箱,我们就住在那儿。场馆维保有轮班,基本是24小时待命,哪怕是半夜一两点钟接到任务也得进去,遇到重大问题会加派人手。
施工现场总体而言,维保工作比较平稳,比前段时间的建设施工轻松许多。当时,部分医护用房、急救室、污洗间、淋浴间、厕所,以及三号馆南面个洗脸池的给排水管道施工都是我们负责。
施工最难的不是工艺,而是时间。医院要求三天左右完工,工作量大,基本上没怎么睡觉,熬通宵地干。有时刚想眯一会儿,事情又来了。实在撑不住,就找个靠墙能坐的地方,头靠在膝盖上休息会儿。吃饭也是现场分发,随便找个位置扒拉几口。
施工结束后,工人倒在施工现场休息。在国展中心干一天的活,正常情况下在别的地方至少要干三天,所以24小时不敢停,一天差不多走三万多步。如果只是加一天班,可能没有那么累,但是连续加班再加班,基本就到极限了。好在4月9日上午交付后,可以喘口气。目前的维保工作还算顺利,唯一担心的是防护安全。
方舱里病人很多,难免接触,我确实有点担心。我们有三级防护,穿着“大白”和医护人员一模一样,只是在防护服上写上名字,保证自己人能认出自己人。病人有时也拦住我问问题,我会说明只是维保人员,减少接触。我们每天一次抗原,一次核酸,核酸是必须做的,随时怕有人出问题。
我也不知道维保工作要做多久,不好说,这跟上海疫情有很大关系。如果疫情持续,可能会在这里待的时间长一些;如果疫情能很快清零,我的工作也就结束了。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