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水壶

华为进军智能家居为什么先找渠道合作

发布时间:2023/3/25 1:52:24   
白癜风什么原因 http://m.39.net/pf/a_4579589.html

3月14日,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发布了华为的智能家居战略。同时,宣布与苏宁和居然之家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打造全屋智能家居场景。

华为进军智能家居不奇怪,奇怪的是,号称要携手家电家居厂商共同朝智能化方向转型的他们,最先找的合作伙伴,不是家居家电品牌,而是两个渠道商。而且,清一色的阿里系渠道。

为什么?

-1-

小米单兵突进启动存量

在讨论这个问题这前,我们先来看小米。

没办法,虽然华为的名声很响,在智能家居的方面的野心也很大,但截止目前,国内这一领域冲在最前面的还是小米。

小米的智能家居系统,是围绕入口——前期手机,后来有了智能音箱“小爱同学”——构建的一个生态链。

这些年,在生态链战略下,小米从移动电源入手,覆盖的范围早已超出了手机周边,其智能硬件的触角,已拓展到家居生活的方方面面。

聚焦一下小米和他的亲儿子“米家”。除了小米自己推出的智能电视和米家推出的互联网空调、互联网洗烘一体机,小米和米家并没有切入更多的大家电领域。而是围绕空气净化器、扫地机器人等升级需求,还有电饭煲、电热水壶等较容易更新换代的产品下工夫。

无论家居智不智能,只要是家居这类耐用消费品,都会面临一个问题:高价低频。

房子装好人住进去了,一般都不愿意再大费周章地去拆墙打洞动水动电。冰箱、空调、彩电、洗衣机等大家电,好好地用着没问题,为什么要马上更新换代成所谓的智能硬件?

智能家居要想尽快普及,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降低换新成本。这也正是小米着力的地方和能够率先突破的地方。

举个例子,新风系统。因为雾霾问题,新风系统在国内开始广为人知,但相对较高的成本和必须通过吊顶遮盖风道的空间要求,让很多人只能忘而却步。米家推出的新风机,只要在墙上打个洞就能安装。

让家居变得更智能,却不用过多地增加装修的麻烦或是对既有产品更新换代。对于用户来说,小米提供的是一种增量的智能生活;对于小米来说,却可借此激活数量庞大的存量市场。

-2-

华为系统推进瞄准增量

小米在通过为既有的家居场景提供智能插件来做存量,而华为呢,则要为新买房的住户提供一整套智能家居生活解决方案。

在发布智能家居战略时,余承东特意强调了一句话:华为将扩展伙伴渠道,从后装扩展到前装交付。

换句话说,买了新房的用户,都可以定制一套华为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装修完直接坐享智慧家庭。

既然要做前装面向新买房并准备装修房子的用户,像居然之家这样的家居大卖场当然是一个不可错失的渠道。

虽然,此前也有不少家居品牌传出了要跟华为合作共推智能家居的消息,受制于家居市场上品牌孱弱、市场极度分散的现实,华为率先与渠道合作,更容易收到纲举目张的效果。

相比之下,在家电市场上,品牌集中度要高得多,为什么华为也首先选择与苏宁这样的渠道商合作?

华为消费者业务首席战略官邵洋讲过一个故事。他找到张瑞敏,想通过解决家电行业痛点的方式,吸引海尔加入华为阵营。

张瑞敏的回答是:“痛点非常多,数不胜数,我们有很多痛点不知道怎么解决,但是在痛点之前要先了解华为是干什么的,你通过解决痛点把我们也解决了就麻烦了。”

家电的品牌集中度高,但在长年的市场厮杀中,各品牌之间的戒备也非常之深。华为无论先找哪个家电品牌合作,都很可能面临不被其他品牌接受的局面。

这显然不符合余承东所说的“未来3年让1/3的中国智能家电支持华为HiLink平台”的目标。

于是,华为率先选择了苏宁这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渠道商合作。同时,余承东还作出承诺:传统家电华为坚决不做!同时,也不会投资任何品牌形成亲疏有别。

至于为什么选得都是阿里系的渠道,原因更简单:在阿里的参与和协助下,这些渠道的数字化程度更高,更符合华为要推广的智能家居系统的要求。

-3-

“前”与“后”的较量

小米和华为,一个瞄准后装的存量市场,一个瞄准前装的增量市场。不同的战略路径选择,既是市场竞争的结果,也是各自资源和能力决定的。

无论是从资本还是从技术积淀甚至品牌影响来说,小米的基础都不如华为。但是小米动手早、行动迅速,这些年一个单品一个单品地做下来,积累起了一整套智能硬件体系。由此,小米在智能家居市场一地鸡毛的背景下,快速启动并经受住了市场的检验。

同时,作为国内这个领域的先行者和探路者,为了提升用户体验,小米采用了一种类似苹果的封闭体系,相对封闭,但保证了体验的一致性。

这种封闭性,也决定了小米很难和既有的硬件厂商形成融洽的合作关系。无论是与格力董明珠天价赌局,还是与美的相互参股之后又不了了之,都是这种关系的写照。

对于华为来说,搭建一个智能家居的平台并尽力将既有的硬件厂商都整合进来。这种做法,一来切入了前装市场与小米形成错位竞争;二来,这种大格局也更符合华为的定位和形象。

华为的撒手锏,是快速集成的技术和决心。以往,华为的系统和智能硬件是逐个型号对接,华为正在对此进行升级,逐步从型号向系列、品类的方向发展,到最后,甚至整个品牌的硬件都能实现快速对接。

当然,华为的高举高打,现实困难也不少,比如说怎么说服硬件厂商加入他们的体系。海尔和美的都有自己的智能家居平台,华为要怎么才能撬动他们?从华为公布的既有合作硬件厂商来看,基本都是国外品牌。

另一个问题则是华为瞄准的前装市场。目前,前装市场上的智能家居应用确实不成体系,很多家居产品连电动化都没有实现,更遑论智能化。但在精装交房的趋势下,前装市场的主要流量,既不在家居品牌手里,也不在家居卖场的手里,而在地产商的手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396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