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热水壶 >> 电热水壶优势 >> 秋冬季,煮壶老白茶暖暖身,铁壶玻璃壶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一早起来,发觉降温了。
一场夜雨,三下五除二就驱散了秋老虎的燥意。
取而代之的,是更凉爽的秋风,更清透的秋光。
一场秋雨一场寒,果真不虚。
降温天,很适合煮茶。
趁着国庆假期的尾巴,宅在屋里不出门。
煮一壶茶慢慢消磨慵懒的午后,再舒坦不过。
提到煮茶,早些年有朋友给我们送了一把日式铁壶。
当时,这种日式的铸铁壶在朋友圈特别流行。
恰逢朋友回国,就给我们寄来了一把。
拆开快递,那把壶拿到手上沉甸甸的,很有质感。
但谈到煮茶,从经验看,铁壶不适合直接煮茶。
再扩大范围来看,但凡金属材质的茶壶,都不适合直接与热茶接触。
《2》
铁壶不适合煮茶的原因有很多。
先说重点,铁壶内壁的金属元素,容易与茶汤当中的茶味物质(比如多酚类)发生反应。
最终结果是,破坏茶汤原味。
不仅会导致茶水的爽口程度下降,还会让茶汤颜色发暗,偏暗沉。
另外,从实用感受看,铁壶的表现也不能拿高分。
一方面,铁壶是很难保养的。
稍有不慎,就容易生出铁锈。
像朋友给我们寄来的那把日式壶,收到后只是尝试性烧了两、三次水,用来泡茶喝。
后来发觉,它的烧水速度着实太慢。
烧水泡茶,远不如用电加热的不锈钢烧水壶实用。
于是就闲置下来,没有专门摆回包装箱内,而是放在架子上当摆设。
料不到,小半年过去后。
再打开往里看,里面竟然生出了一层红铁锈!
这是怎么回事?如果没记错,明明上次用完后,已经将底部的水渍擦干了呀,为什么还会生锈?
请教了懂行的熟人,才知道是气候问题。
福州这边,空气太潮湿了。
尤其是梅雨季,四周空气仿佛随便一拧,就能像拧毛巾那样挤出水分。
摆放在外的铁壶,受到水汽影响后,自然慢慢生锈。
考虑到除锈工作很繁琐。
这些年下来,那把壶还是放在原处不动,充当着摆设品的作用。
另一方面,从煮茶过程来看,铁壶是不透明的。
煮茶过程中,壶内汤色变化?壶底是否冒泡?茶汤是否清透等信息,一概不知。
从普适性来看,秋冬季煮茶喝,比起铁壶,还是选玻璃壶更实用。
《3》
玻璃壶煮茶,有什么好?
茶具圈内,玻璃材质运用范围很广泛。
泡绿茶、花茶常用的玻璃杯,普普通通,但又经典实用。
看惯了瓷质茶杯后,换成玻璃品茗杯,倒也别开生面。
在茶桌上扮演分茶器角色的公道杯,更是十有八九都是玻璃材质的。
因为,将茶汤倒入透明玻璃公道杯后。
汤色深浅浓淡等细节,一眼看去,一目了然。
同理,用玻璃壶煮茶,透明可视是一大优点。
很多茶友在刚开始尝试煮茶时,会拿不准时间。
一壶茶该煮多长时间才合适?没有固定答案。
需要根据茶水数量、火力大小、个人口味等因素衡量。
通常,一壶茶煮沸之后,不必反复熬煮。
连茶带汤滚沸一遍,即可关火。
用玻璃壶煮茶,茶友们也可在一旁观察茶汤颜色的浓淡变化。
若发觉茶水颜色接近平日冲泡的汤色后,即可暂停。
倒入一小杯尝味后,再决定要不要继续煮。
透明的玻璃壶,从某种意义上,避开了将茶水煮得过浓过苦的风险!
再说,玻璃壶的日常打理很省心。
它不像铁壶那样,容易生锈。
煮茶或煮水时,一旦壶内的铁锈剥落物掉入茶汤内。
不明就里喝下去,那就糟糕了。
而玻璃壶每次使用完毕,清洗起来很轻松。
表面光滑的玻璃壶,不容易残留茶渍茶垢,轻轻用海绵擦拭,立马就能恢复亮晶晶的光彩。
只要及时清洗,去掉水渍,勤加拂拭。
一把玻璃壶哪怕用上五年、七年,也不容易看出折旧痕迹。
另外,玻璃本身质地紧密,表面光洁。
不像紫砂、粗陶那样,材质内部存在气孔,容易吸附茶香。
用玻璃壶煮茶,不必担心茶香会受到额外干扰,能真实还原好茶本色!
最后,和铁壶、铜壶等相比,玻璃壶的入手性价比会更高。
堪称是入门级煮茶工具。
现代风格的茶席布置里,放置一把玻璃煮茶壶,风格百搭极了!
《4》
选玻璃煮茶壶,要注意什么?
前些日子,有位外地茶友提问。
“前天晚上煮了茶,没喝完,能不能放到第二天继续喝?”
原则上,不推荐喝隔夜茶。
隔夜茶汤即便没变质,没生出怪味,但茶汤风味肯定会下降。
不如“现喝现泡”、“现喝现煮”的茶味。
看完回复后,茶友有些为难。
“但茶汤每次煮出来都喝不完,看着太浪费了。”
闻言,给茶友提供了这样的建议——换一把小壶。
喝茶人数不多,只有一、两人喝茶时,没必要动用容量超大的煮茶壶。
量体裁衣,量力而行。
选-毫升左右的小茶壶,足矣满足煮茶饮用所需。
从大茶壶换成小茶壶,能减少不少浪费。
比如,茶叶耗费、电量耗费、煮出来的热茶喝不完的浪费……
选玻璃壶,除了选对适合自己的容量大小外,还有不少细节。
材质上,选耐高温的。
煮茶加热过程中,温度很高。
而高温玻璃哪怕冷热相加,也不易炸裂,使用更安心。
把手上,侧把壶、提梁壶各有所长。
侧把壶的把手相对偏长,拿起来时,不容易烫手。
提梁茶壶从外在看上去,更具备古香古韵的气质。
不过在煮茶加热过程,水蒸气正在不断往上涌起时。
不要轻易揭盖、移动提梁壶,防止烫手。
内胆上,有无内胆皆可。
没有内胆的煮茶壶,投茶入内后,茶叶更“无拘无束”。
直接与热水一齐,或沉或浮,茶味浸出过程更高效。
有内胆的煮茶壶,煮茶加热时,茶叶被圈定在内胆里。
茶味释放速度放缓,但煮茶之后,收拾整理起来更方便。
不必面对沾得壶底到处都是,收集不便的叶底残茶。
(养生壶煮茶)
《5》
秋冬季煮茶喝,茶具准备不需太繁琐。
最基础的组合,仅是煮茶壶+煮茶炉。
煮茶壶,从方便百搭角度看,选耐高温的玻璃壶绰绰有余。
煮茶炉的话,选电陶炉加热,更适合现代生活。炭炉煮茶放在室内,多有不便。
另外,还得警惕这样的特殊情况。
即,壶与炉二合一的养生壶。
(养生壶煮茶)
为了更好的煮茶风味体验,不建议用养生壶直接煮老白茶。
功能齐全的养生壶,乍一看很是方便,但它的煮茶程序却是固定不变的。
摁下加热键后,会按照既定程序,呆板地加热10分钟、15分钟、20分钟……
考虑到茶与茶之间,内在茶味积累相差甚远。
为了煮出更好喝的茶汤风味,建议选电陶炉+玻璃壶分离式煮茶。
灵活调整煮茶时长,更能煮出甘润可口的美妙茶味!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